星岛环球网
陈香君
2025-08-23 21:08:25
理解它的分型,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护理策略。最常见的可以分为干燥性瘙痒、炎症性瘙痒和过敏性瘙痒三大类。干燥性瘙痒多出现在空气干燥、空调环境、频繁热水洗浴的人群,皮肤表层的水分和脂质屏障被削弱,神经末梢对干燥信号变得灵敏,夜间尤为明显。炎症性瘙痒则通常伴随红斑、鳞屑以及瘙痒强度随时间波动的特点,常见于湿疹、皮炎等情况。
过敏性瘙痒则源自过敏原接触或药物反应,皮疹和瘙痒往往是并发症状。理解这些差别,有助于你避免刺激物、选择对路的护理策略。
若出现频繁夜间起痒、局部皮损发展或皮肤渗出、结痂等情况,应考虑就医排查。
与此记录最近的饮食、接触物、用过的护肤品,也是医生诊断的有力线索。
用手心轻轻起泡,避免用力摩擦,清洗时间控制在1-2分钟内。第二步保湿:洗后6-8分钟内涂抹保湿霜、乳液或油剂,重点关注瘙痒部位和伸展褶皱处。选择配方简单的屏障修复剂,尽量避免香料和酒精。第三步保护:外出时可穿棉质、透气、柔软的物,避免过紧、刺激性强的材质。
室内湿度保持在40-60%,通过加湿器或摆放绿色植物来帮助皮肤保水。日常生活中坚持这三步,你会发现皮肤的干燥感和紧绷感明显减轻。
对长期压力大的人群,尝试睡前放松练习、规律作息,帮助皮肤屏障修复更顺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