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标题1:文化与城市的对话在春意初现的柳城,柳州第七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盛大开启。开幕式以“开启城市文化新篇章”为主题,呼应着这座城市正在进行的转型与升级。会场灯光璀璨、气氛热烈,来自政府、学界、企业和文化机构的代表齐聚一堂。
主持人简短致辞后,几位重量级演讲者展开对话式分享:他们从历史脉络出发,谈城市如何把文化软实力变成具体的生活力,如何让传统与现代在同一座城里和谐共振。写在眼前的不只是一场盛会,更是一场关于城市未来的实验。大会提出以文化为魂、以旅游为桥,推动形成以“景区-街区-社区”为节点的全域文旅生态。
以柳州独特的山水、口味、手工艺和记忆为底色,光影、声音、互动与参与被融入每一个展区。展览区里,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,青年设计师带来以本地材料为原料的创新产品,科技公司展示数字化讲解、沉浸式体验与数据分析的最新应用。政府方释出一揽子扶持政策:投融资、税收、场地使用、人才引进、公共服务配套等都在清晰的时间表和兑现路径中呈现。
对外界而言,这不仅是一个对话的平台,更是一个对接的入口——企业家、投资人、创作者、研究者在同一个场域内找到了合作的可能性。大会还强调“以民为本、以艺育旅、以旅活城”的治理理念,力求让城市的日常生活因为文化的参与而变得更具温度。在现场的一项互动环节中,观众可通过手机参与微型文化工作坊,亲手体验柳州的传统工艺,完成一件小小的艺术品再由展馆寄回家。
这种设计把“看展览”变成“做自身的文化参与者”,也让本地居民感到被邀请、被需要、被认可。嘉宾们在答问环节中也指出,未来柳州的文旅将不仅满足“看、听、买”的消费需求,更加注重“做中学、玩中学、学中玩”的学习型体验。
小标题2:从现场到未来的共创在第二部分,我们将聚焦落地方案与长期愿景。数字化转型是本届大会的重要线索之一。柳州市政府与多家科技企业联合推出智慧景区解决方案——通过物联网传感、智能讲解、虚实结合的导览系统,让游客在不打扰生活的情况下,获得个性化、沉浸式的体验。
文化旅游的产业链条也在不断延展:手工艺人、设计师、餐饮企业、酒店、旅游线路运营方等形成一个叠层的共生系统。对投资人而言,柳州正在构建一个以文创港、数字内容园区、创客空间为核心的投资生态。官方展示了可对接的产业基金、税收优惠、土地与场地政策、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等清单,帮助企业快速落地与扩张。
对创作者来说,机会来自跨界融合:以古典传说为素材的数码艺术展,以地方美食为载体的跨洲际美食路线,以山地与河流为背景的四季体验包。这些都指向一个共同目标——用文化的力量打造一个更具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。对市民来说,城市日常将被重新书写:夜间文旅活动、社区演出、校园文化节、以及以旧厂房改造的文化空间,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。
大会期间的“城市夜场”计划让灯光、音乐、街头表演在晚间延长城市的活力指数,同时保护生态与居住安宁的边界。对游客而言,柳州不再只是“走马观花”的停留,而是一次能被记住的故事。城市的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:这里的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静物,而是集体记忆的活态展览。
未来展望包括三个层面:一是文化传承的数字化、国际化发展路径,以国际展演、跨境合作、远程教育等形式增强影响力;二是文旅融合的社区化治理模式,通过民主协商、公众参与与数据驱动提升治理的透明度和效率;三是可持续的产业生态,通过绿色材料、低碳运营、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体验并行,确保增量与质量并进。
若把柳州当作一个活的文化体,这个大会无疑为它的心跳提供了新的节奏。当夜色降临,江面上灯光点点,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在交流与合作中慢慢找到节拍。柳州第七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盛大开启,像一扇开启城市文化新篇章的大门,正缓缓打开。它让人相信:只要继续坚持文化与旅游的融合、创新与包容的理念,柳州就能在新时期的全球化舞台上,讲出属于自己的故事,讲好属于自己的一座城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