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爸每天边看K线图边教孩子背乘法口诀,这画面太魔幻了!」网友@理财奶爸的这条微博,让「亲孑亲子伦ininX」App下载量单日暴涨300%。这款由国内某头部券商孵化的产品,最初以智能选股算法闻名,却在最新v636版本中植入了「亲子财富成长树」系统,用户每完成一笔证券交易,系统就会根据收益自动生成对应等级的亲子任务——从「用10元收益带孩子观察蚂蚁搬家」到「用万元收益策划家庭科考旅行」,甚至设置了「亏损安慰教育指南」。
技术团队向界面新闻透露,该功能源于后台数据洞察:35-45岁用户群体中,72%的证券交易时段与接送孩子、辅导作业等场景重叠。某私募基金经理试用后晒出操作记录:早盘止盈某新能源股获5.8万元收益,系统立即推送「带孩子参观光伏电站」的定制路线,包含该上市公司生产基地的参观预约通道。
「以前赚了钱就想着加仓,现在会自动规划成教育基金,连亲子互动都变得量化了。」
更引发争议的是「代际账户绑定」模块。祖父辈可通过「家族财富传承」入口,将证券账户部分权限开放给孙辈,当孩子完成指定学习目标,系统会从祖辈账户划转对应数额到教育专项账户。北京某重点小学家长群流传着「证券版鸡娃攻略」:有孩子为解锁港股通权限,三个月内背完《唐诗三百首》;更有爷爷设立「科创板打新激励计划」,孙子奥数竞赛获奖即可参与新股申购。
深挖App开发日志发现,v636版本暗藏「家庭资产负债表」功能。系统将证券账户、房产估值、教育支出等数据整合建模,用游戏化界面展示「家族财富健康度」。上海用户李女士向记者演示:当她购入某医疗ETF时,系统自动关联孩子生物课成绩曲线,提示「大健康产业布局与学科优势匹配度达87%」;而当丈夫重仓半导体板块时,初中儿子的物理实验箱里竟收到了芯片企业的开源学习套件。
令人意外的是,App社区涌现出大量「反向教育」案例。有00后用户通过分析祖辈交易记录,发现老人容易受「高息理财」诈骗,遂利用App的「防诈模拟器」设计情景剧。更有机智少年整理出《家族投资偏好白皮书》,用数据证明「爷爷偏爱银行股与孙子数学成绩呈负相关」,最终推动家庭调整资产配置。
开发团队负责人接受专访时透露,项目灵感源自某次用户调研:一位老股民临终前将账户密码刻在孙子的围棋盒内,附言「红涨绿跌如人生,落子无悔即修行」。这个真实故事催生了「数字家谱」功能,现在每个证券账户都可加载三代人的投资笔记与教育心得。当杭州某大户室传出「祖孙三代用期权策略设计压岁钱理财方案」的新闻时,或许我们正在见证:冰冷的金融数据与温暖的亲情纽带,正在这个国产App里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