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梗的流行,并不是凭空出现,而是经过编辑、改编、二次创作的合力。刘禅,作为历史人物,在王者荣耀这款游戏里被塑造成一个既熟悉又具象征性的角色,玩家用他的一举一动来投射现实段子、情绪波动和群体共识。所谓“站板凳”,其实是一个可视的隐喻:站在板凳上,即让人看得更清楚、却也站得更危险。
简言之,它让观众在便捷的短视频里获得“超视角”与“超幽默”的双重体验。梗的传播并非单向,通常来自于玩家对话、弹幕、微博短视频等多源交互。最初的图片或短视频可能只是一个无心的玩笑,但一旦被社媒放大,便进入了不同群体的再创作:改写对白、配上不同的音乐、把场景移植到现实生活的公共场景……媒体的放大器让小创意变成可以讨论的公共议题。
梗不是单纯的娱乐消遣,它也形成了可衡量的舆情风向标。广告主、IP方和内容创作者在同一个舞台上寻求机会:你投放一条轻松风格的广告,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达到高曝光;你发布一个二次创作的挑战,能带来海量用户参与。大众网等媒体也在进行“从娱乐到公共话题”的转译,把网民的创作活力与社会热点连接起来。
这种生态,既鼓励创造,也强调责任——避免误导、避免粗暴消费,也提醒我们:梗是镜子,映照的是社会的情绪和价值取向,而不是唯一的真相。当我们把目光从梗的娱乐性拉回到社会新闻的镜头里,能发现一个更清晰的图景:大众网视角强调证据、强调多元解读、也强调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边界。
一个成功的案例,通常包括:对话题的真实参与、对受众情感的把握、对风险的提前评估,以及对内容的原创性与合法性的坚持。大众网视角鼓励的,是透明、负责的传播方法:不要利用梗去传播误导信息,不要让营销喂养出负面情绪。相反,可以通过与公众对话、推出有创意且合规的互动活动,提升品牌可信度与用户黏性。
这种转化需要编辑的职业判断、记者的采访纪律,也需要网民的自我约束与互相尊重。站在大众网视角,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开放的、快速迭代的舆论场。梗的魅力在于它的低门槛与高触达,但真正的价值,是把娱乐的情感与社会的理性连接起来。对普通用户而言,学会在评论区分辨事实与玩笑;对企业与创作者而言,学会用温和、创新、合规的方式参与话题;对媒体而言,保持公信力、提供多元声音、引导理性讨论。
刘禅站板凳这个梗,恰恰给了我们一个缩影:谁在看热闹,谁在讲道理,谁在用创意让公众获得更清晰的判断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