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悉,同桌的恶意震蛋器下的折磨记的背后故事
来源:证券时报网作者:阿丽莎梅萨2025-08-26 06:22:14

震动器里的青春暗流

2023年秋季的某个物理课间,某重点中学高二(7)班的张明(化名)突然从座位上弹跳起来。他的校服裤袋里传出持续的高频震动声,在全班哄笑声中,这个被戏称为"人肉按摩椅"的男生冲出了教室。藏在课桌夹层里的远程遥控跳蛋,正是这场"恶作剧"的核心道具。

这场持续三个月的科技霸凌始于一场失败的告白。张明给班花递情书时,被暗恋者李浩(化名)用手机拍下全程。当晚,李浩组建的"复仇者联盟"微信群开始策划"特别行动"。他们从成人用品店购入微型跳蛋,拆解后改装成可通过蓝牙操控的震动装置。每天午休时,总有人将设备悄悄塞进张明的书包夹层、课桌抽屉甚至运动鞋里。

"刚开始以为是手机震动",张明在心理咨询室回忆时仍会发抖,"直到他们在厕所扒我裤子调试设备"。施暴者们开发出完整的"游戏规则":震动强度对应不同惩罚任务,持续震动超过30秒就要去教师办公室跳女团舞。这些画面被剪辑成短视频,在私密社交群组里作为"帮会勋章"流通。

更令人心惊的是群体沉默。全班42人中,有11人直接参与设备操控,27人持续围观拍摄,仅有4人试图阻止却遭排挤。物理课代表王雪(化名)曾向班主任反映异常,得到的回复是"男生打闹别太较真"。这种纵容让暴力不断升级——震动装置开始出现在更多"不合群"学生的课桌里。

代码背后的情感荒漠

深入调查发现,这场看似荒诞的霸凌背后,藏着令人窒息的成长困境。主谋李浩的父亲是某科技公司CTO,母亲旅居海外,他卧室里摆满各类智能设备,却已有五年没和家人同桌吃饭。改装震动器的技术,来自他父亲书柜里的《物联网开发实战》。

心理咨询师在沙盘游戏中发现,施暴者们不约而同地构建着相似场景:被精密仪器包围的孤岛,远处站着模糊的成人身影。这些优等生们坦言,操控设备时的绝对掌控感"比考年级第一更让人上瘾"。而受害者张明的父亲是工地包工头,母亲在超市理货,他手机里存着287条未发送的短信,最新一条写着:"爸,今天我被选进物理竞赛组了"。

事件曝光后,校方在全校课桌安装电磁屏蔽装置,却未料到学生们转而开发出更隐蔽的骨传导设备。真正打破僵局的,是张明在晨会时突然抢过话筒:"你们知道被设定成震动模式的除了手机,还有活生生的人吗?"这句话意外触发集体情绪宣泄——有女生哭诉被P图换脸的遭遇,篮球队长承认长期偷藏抗抑郁药。

教育专家指出,当家庭情感支持系统崩溃,校园就沦为少年们争夺存在感的斗兽场。值得关注的是,事件中的孩子们自发组建了"反霸凌技术联盟",用当初改装震动器的技术,开发出可识别恶意言论的AI预警手环。这些曾相互伤害的少年,在科技伦理课上激烈辩论:"如果给暴力套上幽默的外,作恶的成本就消失了吗?"

这场震动器引发的风暴,最终在旧课桌拍卖会上画下句点。学生们将拆解后的设备零件熔成金属雕塑,基座上刻着两行小字:"此处安放过我们无处安放的孤独/也见证过触底反弹的温柔"。

据悉,同桌的恶意震蛋器下的折磨记的背后故事
责任编辑: 阿西
RWA升温 资产代币化起风
香港超级家族突传重磅!外资抄底?
网友评论
登录后可以发言
发送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
暂无评论
为你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