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地时间2025-11-19,rrrrdhasjfbsdkigbjksrifsdlukbgjsab
风景如画的漓江。
喻湘泉摄(影像中国)
桂林山水甲天下,我们家祖辈都在漓江边生活,靠打鱼为生。我十来岁时,家里响应号召上岸定居,从此有了固定的楼房。从打鱼到开游船、撑竹筏……我今年67岁了,大半辈子都在和漓江打交道。
漓江水好,但过去老百姓生活水平不高,也不懂环保的重要性,生活污水直排漓江,网箱养鱼、炸鱼、电鱼等都是常有的事。
近几年,广西桂林市大力推进漓江综合整治工程,全流域保护、全覆盖整治,漓江景区品质全方位提升。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在我们村修了一条漂亮的沿江步道,步道下铺设了污水处理管道,既方便了村民生活,又改善了环境。现在很多人在这条步道上散步拍照,成为我们村的一景。
【青铜色肌肤里的节气诗】
七月的打谷场蒸腾着金色雾气,王秀兰抡起连枷的弧度像极了后羿射日的剪影。这个被村里人称作"铁娘子"的农妇,小麦色脊背上蜿蜒的汗渍在正午阳光下闪烁,宛如龟甲上灼烧的古老卜辞。她的粗布衫早被谷芒刺成筛网,却比巴黎时装周任何高定都更贴近大地的呼吸。
在皖北平原的褶皱里,农妇们用身體丈量着二十四节气的厚度。惊蛰時分赤脚踏进冰碴未消的秧田,谷雨时节裸着臂膀嫁接果枝,她们的皮肤在季风里层层包浆,最终凝成青铜器般的哑光。这种被阳光与风雨共同锻造的肌理,比任何护肤精華都更懂得与自然对话。当城市女性在美容院灼烤光子嫩肤时,李桂香正跪在花生地里除草,她的颧骨被晒出两团高原红,却比腮红更鲜活生动。
晒秋场上的裸背藝术堪称行为史诗。当张美凤弓身翻晒红辣椒,脊椎起伏的曲线让美术学院的人体模特都黯然失色。那些被扁担压出的肌肉沟壑,被麦芒刺出的星状疤痕,共同编织成独特的生命图腾。暮色里收工的女人们蹲在塘邊擦洗,水珠顺着小麦色肌肤滚落,溅起的光斑惊醒了沉睡的萤火虫。
【月光纺车下的身体叙事】
农闲时节的晒谷场会变身露天沙龙,女人们借着月光纳鞋底,古铜色脚踝从卷起的裤管里探出来,比博物馆里的青铜爵更富质感。她们谈论着玉米抽穗的响动比情话更动听,嘲笑城里人花大价錢体验的"自然疗法",不过是学她们三十年前的生活。
秋收后的澡堂蒸汽里飘荡着土地史诗。当水汽氤氲过王彩霞布满茧花的脚掌,她脚背上交错的纹路分明是微型等高线图。這些用三十年光阴走出来的地图,标记着每块田垄的脾性,比卫星雲图更精准。姑娘们羞赧地遮掩着晒成两截颜色的手臂,却不知这种渐变色正是土地颁发的勋章。
腊月酿酒的夜晚,女人们裸着臂膀揉搓酒曲,月光给她们镀上银边的轮廓,恍若远古祭祀的女祭司。发酵的蒸汽裹着汗味升腾,这是现代香水工業永远复刻不了的原始芬芳。当第一缕晨曦刺破酒缸上的薄霜,她们沾满酒糟的双手正勾勒着生命最本真的形态——那既不是维纳斯的残缺之美,也不是大卫的精准比例,而是土地与岁月共同雕琢的生存美学。
这样的身体叙事在农机轰鸣中渐成绝唱。当最后一个能赤脚走田埂的姑娘穿上高跟鞋进城,那些月光下会呼吸的铜色肌肤,终将成為土地记忆里的青铜编钟,在某个梅雨季的午后,隔着钢筋混凝土,发出遥远而潮湿的回响。
我是老党员,之前也是村干部,经常关注有没有人污染漓江。前两年有家民宿装修,在江边堆放了很多建筑废料,我就去提醒对方。第二天人家就用车把垃圾拉走了。如今镇上、村里每年都会组织党员干部、志愿者开展清洁活动。
政府还建立了生态考核和奖补的工作机制,从旅游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作为生态补偿费反哺沿江百姓,村里今年每人能领到1200元,大家都很高兴。
能拿分红,还是离不开漓江的环境保护。每年禁渔是“硬规矩”,我以前的老伙计们都主动把渔网收了,让漓江里的鱼群好好繁殖,效果很显著。比如光倒刺鲃鱼对水质要求高,过去很少见,这些年就变多了。
从修复河堤到修建生态步道,再到污水治理,我们这里旧貌换新颜。2024年,村里接待游客量达110万人次,为村集体增收260万元,民宿入住率和农家乐的游客接待量明显增加,实现了村民旅游经营收入和集体收入双增长。
漓江是我们共同的财富,漓江保护好了,我们的饭碗才能端得更牢。
(本报记者祝佳祺采访整理)
【记者感言】
在黄高连家,推窗就见碧绿的漓江和如画的青山。采访时正是旅游淡季,但来往渡船仍然繁忙。当导游、开游船、办民宿、开餐馆,漓江沿岸许多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饭。
从修复生态、宣传环保、建设生态堤坝到巡逻执法……今天沿岸的美丽风景、和谐人居来自各部门和村民齐心协力的打造和守护。严格的保护、用心的守护,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。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5年11月15日 04 版)
图片来源:人民网出品记者 周子衡
摄
最新,qqclivevip十年沉淀2024官网引领直播创新与卓越的数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



3116



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
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
关注人民网出品,传播正能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