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章开始】
今天在论坛看到一个讨论特别有意思。有人突然问起"维族姑娘是不是特别会勾人",底下立刻吵翻了天。有人说在夜市看见她们跳新疆舞特别热情,也有人反驳说那根本就是偏见。我老家楼下水果摊的老板娘就是维吾尔族,每天裹着头巾卖哈密瓜,怎么看都是正经买卖人。
前几天跟大学历史老师聊天提到这个。他说五十年代那会儿拍的电影里,维吾尔族角色就老戴着面纱跳舞。说着说着突然来劲了,从柜子里翻出本1957年的《大众电影》给我看插图。那些老电影宣传画里,确实把边疆女性画得特别妖娆,眼睛都描得跟狐狸似的。
不过话说回来,新疆歌舞本来就有千年历史。喀什老城那些乐器店老板,祖上十几代都靠弹热瓦普吃饭。去年去乌鲁木齐旅游,大巴扎里卖艾德莱斯绸的老板娘教我系头巾,其实她们的穿戴规矩比汉族还严实。有次逛街不小心碰到她家女儿的袖子,老太太立刻把我手拍开了。
记得有个研究民族音乐的教授在讲座里提过。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艺术里,确实有很多爱情诗篇,但这跟"骚不骚"完全不沾边。就像咱们汉族的《诗经》里也有"关关雎鸠",不能因此说古代姑娘都轻浮吧?反而是现在短视频平台,把某些舞蹈动作截取出来配上擦边音乐,搞得乌烟瘴气。
其实仔细想想,那些说维族女人骚的,多半连新疆都没去过。我表弟在喀什当兵五年,说当地人家教特别严。未婚姑娘晚上九点必须回家,比内地大城市管得严多了。他们炊事班长的维吾尔族媳妇,平时见面连手都不跟男兵握,春节联欢会表演跳舞还要丈夫陪着才肯上场。
最近认识个做民族文化保护的大姐,她说这事得分三个层面看。首先是历史原因,古代商路造就的异域想象;其次是旅游开发需要塑造特色标签;最后才是现实中的文化误读。不过她也承认,现在某些短视频博主确实在故意打擦边球,把正常舞蹈动作放慢速处理,这个就属于恶意炒作了。
前两天刷到个新疆姑娘的科普视频特别有意思。她现场演示了五分钟内换三种头巾的系法,说这些都是不同场合的规矩。比如去清真寺要用纯色巾,参加婚礼可以戴绣花巾,平常干活就随便扎块布。这么讲究的穿戴文化,硬被说成是卖弄风情,实在冤枉得很。
要我说啊,这种刻板印象就跟"广东人吃福建人"的烂梗差不多。都是道听途说加想象加工出来的。去年参加个民族联谊会,维吾尔族阿姨做的抓饭香得我吃了三大碗,人家从头到尾规规矩矩系着围裙,压根没网上传的那么邪乎。
说到底还是信息不对称闹的。现在内地人去新疆旅游,都挤在游客区看表演,真正日常生活的样子反而没人关注。就跟外国人以为中国人都会功夫似的,咱们自己不也觉得维族姑娘天生会跳舞?其实人家那叫从小练的民族传统,跟"骚"完全不搭边。
维族女人的传统服饰特点
新疆姑娘日常行为规范
维吾尔族婚恋观念解析
异域风情的文化误解
维吾尔族妇女社会地位
新疆舞蹈与民俗关联
维吾尔族家庭教育模式
少数民族形象网络传播
文化差异导致的刻板印象
维吾尔族女性真实生活
【文章结束】
山东恒磁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外较早生产除铁器、永磁除铁器、电磁除铁器、悬挂式永磁除铁器、悬挂式电磁除铁器、除铁机、全自动除铁机、干粉除铁机、永磁除铁机、水泥厂除铁、磁力架的除铁设备生产厂家。公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