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admin 时间:2023-08-01
2011年,老米用做淘客赚来的钱在杭州买了第一套房子,家也从东阳搬到了杭州。在此之前,他已经换了好几份工作。
当时,炯炯还是一个连淘客都不知道是什么的高二男孩,尽管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做一个返利网站。
而腼腆的阿牛,此时正跟着家人,在福州从事建材生意。“淘宝客”一词对他来说,似乎八竿子打不着关系。
如果不是因为淘客的话,老米现在可能是一个淘宝店家,炯炯可能是一个喜欢时不时捣鼓网站的普通大学生,阿牛则可能是一名老道的生意人。但阴错阳差,这三人最后殊途同归,各自成了淘宝联盟上数百万注册淘客中的一员。
老米是淘宝联盟内第一代职业淘客。2008年时,他曾在网上发布一篇文章,预测“未来有一种热门的职业叫淘客”。这距离他首次接触淘客的时间,还不到1个月。
当时,学设计出身的老米刚辞去上一份工作,打算开个淘宝店。但开张十几天后,他却发现一个风险更小的“生财之道”——淘宝客。
当时,淘宝的注册用户将近4000万,但中国的网民数量达到2.5亿。老米认为这是一个机会,淘宝和非淘宝用户之间需要一个连接渠道,淘客就可以搭建这个渠道。另一方面,对于“非网民”部分,淘客也可以通过个人人脉网络,帮助那些无法上网的亲朋好友完成购物。在推广形式方面,淘客推广本质上是cps广告模式。这在老米看来,正是未来网络广告的发展趋势。
“如果淘宝网有一天打败了沃尔玛,那淘客功不可末!如果说现在的淘宝网是线上沃尔玛,那通过淘客,就可以整合线下的资源。”
至今,老米依旧记得自己收到第一笔淘客佣金时的心情,那是他正式成为淘客后的十几天。那天早上,他和往常一样早起,第一件事就是登陆后台查看收益,却意外发现账户多了5块钱。当时家里人还没起床,但他已经迫不及待。他叫醒妻子——老婆我赚钱了。妻子问她赚了多少钱,他说“5块钱”。
这5块钱,让老米下定决心,专注做淘客推广。至2013年时,老米的年推广销售额已经超过5000万元。仅当年双11,除去流量买入成本,老米的收入达到200万元。
老米的预测并没有错。2009年,基于淘宝客的“淘宝联盟”悄然成型,大批中小站长和网站纷纷加入,所谓“淘客”不再局限于有时间有网络的个人。
根据当年媒体公布的数据,截至2009年底,“淘宝客”平均每日发放佣金已高达50万元,部分中小站长“淘宝客”每日获利可达数万元。其中,以返利网为代表的返利型导购网站开始崭露头角,被商家和消费者广泛认可。
炯炯创办的最给力网就是这样一个导购网站。2011年时,还在读高二的炯炯第一次接触返利网就被这种模式吸引了。当时他并不知道什么是“淘宝客”。他只知道,这种可以让平台商家和消费者实现共赢的平台,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。
高考结束当晚,炯炯就说服父母给了他2000块钱,并开始联系技术人员搭建网站。2023年08月01日,最给利网诞生了。
然而,推广才是大问题。如何获取用户信任,持续吸引流量是网站生存的当务之急。2013年,为进一步拓宽受众群,炯炯决定拜师求艺。他通过微博,找到了当时在淘客圈内已经颇有知名度的老米。老米并没有答应炯炯,他提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——坚持半年给他的QQ空间和微信点赞。坚持下来了,再告诉炯炯怎么做。
炯炯没有让老米失望。在此后半年时间内,他每天查看老米发出的文章和图文,再按要求点赞评论。半年后,炯炯满心期待老米可以传授一些“独门秘诀”,老米却告诉他——其实每天点赞的内容,就是在教他怎么做推广。
阿牛的经历和炯炯相比要简单粗暴很多。阿牛出生于1989年,高中毕业后即随着家人在福州做建材生意,此后摆过地摊,当做客服,也做过运营。后期零星的淘宝经历,让他对淘客有些许了解。但与此同时,他也知道,自己不过“菜鸟一只”。这个圈子等级森严,如果自身积淀不够,没有人愿意和你交流。
据了解,阿里妈妈内部就有成熟的会员成长体系,会根据新增每月消耗、累计推广时间等维度将淘客划分若干级别。而其实,无形的等级在淘客圈内早已形成。资深淘客一般更愿意和与自身实力相等的同行交流,在经验和信息共享时效率会更高。
阿牛想进入核心圈子,获取更多知识和资源。他使用的方法十分粗暴——直接用网络软件挖掘各领域资深大咖,随后用更粗暴的方式和他们“套近乎”——向他们“明知故问”地提问题,请教完后直接发红包。
这种“粗暴”的方式效果明显。几次下来,大咖们不好意思再拒绝阿牛,终于和他熟络起来。阿牛也因此逐渐进入核心圈子,为众多商家和同行所熟知。
淘客推广的方式有很多,但主要可以分为两类。一般来说,拥有技术或较具实力的淘客会自己建站建平台,再通过分享、导购、推荐等形式吸引用户关注和购买;而初级淘客的推广方式则比较粗放,往往是通过微博、QQ群、邮件、论坛等社交渠道进行推广。
不管哪一类,在外行看来似乎都是空手套白狼的行当。最初老米也是这样认为。毕竟不需要产品,也不需要太多资金,就可以赚取较高额的利润。
然而,随着近年来平台政策不断调整,以老米为代表的许多资深淘客也开始心有余悸。现在的老米,已经不仅仅想做一名淘客了,他想做更多的事情。
例如,开天猫店,“与其把流量导给别人,还不如导给自己”;成立公司,将淘宝客资源公司化运作;打造个人自媒体,专注淘客信息分享;建立社群,连接最优质的商家和淘客;百度竞价推广,只和大商家合作。
炯炯则开始在目标用户方面进行调整。早期,最给利网主要针对学生群体进行推广,但经过测试,他发现学生群体的消费能力还很有限,因此他又把目光投向“有钱有闲”的大妈群体。
未来,最给力网可能发展成什么形态他还不是十分清晰。他最短期的愿望,是在毕业前买一辆车。更长期的规划,则是有一天,最给利网可以上市,“大家都来买我的股票。”
这也是阿牛最看好的淘客发展路径——公司化运营,资本化运作。阿牛至今不认为自己是大咖,尽管他手上的流量足以支撑他在短期之内打造出一个销量破10万的爆款——如前不久火爆网络的室内游泳池。但他佩服的,依旧是那些可以通过资本运作,最终转型成大型平台的“蘑菇街”或“返利网”们。
从一天赚5块钱,到年推广销售额5000万甚至更高,淘客这个草根群体曾疯狂成长。未来,他们将自建门户,还是依托平台,继续共建生态圈,答案因人而异。但至少,掌握一定流量基数的他们,显然已经不满足于只做淘客了。用老米的话说,“不能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了。”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